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疑惑,說我家都有了空調再安裝電地暖,這不是浪費嗎?關于這個問題,廠家暖季地暖有不一樣的見解,且看下文:

多數人可能還不知道,我們日常所使用的空調制熱只是它的第二功用,其最大功用是制冷。相比國外還是比較少使用冷暖兩用空調,因為當室外溫度低于5℃時,空調外部的交換器將出現結冰結霜的現象,空調功率將會大大降低,這時所花費的電量要比制冷多很多。這時安裝電地暖就非常合算了,因為它最大功用就是制熱,與空調相結合就顯得非常完美。此外安裝使用電地暖還有一些空調做不到的優點:

1、地暖舒適度高。

想象一下冬天光著腳踩在溫熱的地板上,熱氣從下往上升,沒有空調風口吹出的灰塵,也沒有室內半邊熱半邊不熱的溫差,不光身上,頭上,腳底也暖洋洋的。舒適度是不是很高呢?

2、地暖不僅舒適且高效節能

輻射供暖方式較對流供暖方式熱效率高,熱量集中在人體受益的高度內;傳送過程中熱量損失小;低溫地面輻射供暖可實行分層、分戶、分室控制,用戶可根據情況進行調控,有效節約能源。具相關數據統計電地暖熱效率比空調采暖高11%以上;熱損失比空調采暖少11%-21%;且蓄熱性能好,停止供暖后,也可保溫。與空調相比,綜合節能幅度約為21%-31%,運行費用至少也可節約21%-31%。

3、地暖更加適應人體健康。

空調的采暖效果并不如制冷效果,因其采用強制空氣對流制熱,所以室內空氣流速加大,空氣干燥、悶熱,使人感覺不適。且室外氣溫越低,空調的制熱效率越低,當室外氣溫在-9℃以下時,空調只轉不熱,不能夠提供熱量。最重要的是空調制熱“頭熱腳涼”不符合人體需要,會產生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導致“空調病”。電地暖同空調不同,運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加熱地面后向上輻射散熱。沒有吹風,不會揚塵。同時因為從下而上,也使得足底先暖和起來,促進了人體血液循環。

綜合分析來看:裝了空調后再裝電地暖不但不是消費,而且還是合理投資。其中收獲的不止是溫暖,健康才是完美的收獲,相信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高價值的回報。注: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摘取,如有異議,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