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我國近年來關于空氣源的技術進展。
1.空氣源結霜、化霜問題的研究
由于空氣源冬季采用空氣作為熱源,所以,隨著室外溫度的降低,其蒸發溫度也隨之降低,蒸發器表面溫度隨之下降,甚至低于0℃。此時,當室外空氣在流經蒸發器被冷卻時,其所含的水分就會析出并依附于蒸發器表面形成霜層。結霜對是極其不利的。隨著霜層的形成,蒸發器傳熱熱阻增加,蒸發溫度下降,機組的性能下降,工況惡化,制熱量也將下降,這將嚴重影響壓縮機以及整體的性能,同時,除霜帶來的額外費用還將降低空氣源的經濟性,這也就是為什么空氣源在寒冷、潮濕地區的應用受到限制的原因。
所以說,結霜機理、化霜方法一直是空氣源研究與應用中要解決的重點與難點。目前,有不少關于空氣源機組冬季運行狀況的研究,主要分析供熱時不同工況下空氣盤管表面濕空氣結霜、結露及干冷卻特性,并結合結霜過程進行試驗和模擬,分析了迎面風速、環境溫濕度、翅片間距、管排數等參數對結霜性能的影響及其所可能產生的一系列后果。了解結霜的機理的主要目的是要解決如何除霜的問題。傳統的除霜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定時除霜法,時間—溫度(壓力)法,空氣壓差控制除霜法,霜層傳感器控制除霜法,聲音震蕩器控制除霜法,最大平均供熱量控制除霜法,最佳除霜時間控制法等。這些方法各有利弊,有待完善。
近年來由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將模糊控制技術引入空氣源除霜問題的研究作為一項先進可行的新技術,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主要是因為空氣源結霜問題的影響是多因素,非線性的,而模糊控制技術的優勢就是處理多維、非線性、時變問題。這樣一來,將模糊控制技術引入空氣源的除霜控制,通過對除霜過程的系統響應分析,可以使除霜控制能夠自動適應機組工作環境的變化,達到智能除霜的控制要求。此外,還有考慮環境工況變化的雙溫度傳感器智能化除霜控制方法等。盡管空氣源具有很多優點,但受室外環境的限制也比較大,這也是空氣源目前僅在我國黃河以南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而在黃河以北地區,應用空氣源則根據所處地區不同有其特殊要求。
目前,關于西安、膠東以及寒冷地區空氣源的實際應用情況已有研究,并就所遇到的如壓縮比過大等具體問題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改進措施,可在相應地區的實際應用中作為參考。此外,為了對空氣源結霜除霜所帶來的損失進行量化的分析,有研究提出了不同地區、不同使用情況下的平均結霜除霜損失系數的概念,平均結霜除霜損失系數越大的地區應用空氣源越不經濟。據此,將我國空氣源使用地區根據平均結霜損失系數分成4類:低溫結霜區:如濟南、北京、鄭州、西安、蘭州等輕霜區:如成都、桂林、重慶等重霜區:如長沙一般結霜區:如杭州、武漢、上海、南京、南昌、宜昌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設計選用中重要的參考依據。
2.空氣源節能問題的研究
火用是對系統能的質與量的綜合評價。對系統進行火用分析可以揭示出系統中火用損失的部位、類型和數量,以便設法減少這些損失。通過火用計算分析可知,壓縮功只有20%被利用,而有80%被損失,其中,壓縮機火用損失占30.7%,冷凝器占20.14%,蒸發器占17.15%,毛細管占10%。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空氣源系統節能的主要部件是壓縮機,提高壓縮機本身的技術指標,是提高整個系統火用效率的關鍵,而冷凝器和蒸發器火用優化措施主要是設法降低傳熱溫差。當然,系統的節能改進與經濟性是相互制約的,僅從能效進行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從這個角度出發,有關研究人員提出供熱最佳經濟平衡點的概念,以期在此最佳經濟平衡點溫度條件下,整個供熱系統(+輔助熱源)的初投資與運行費最少,從而合理實現節能優化。此外,通過空氣源機組與水冷冷水+鍋爐機組、溴化鋰吸收式機組(+鍋爐)這3種方案的經濟性比較可以得出,空氣源相對于其它兩種形式而言,經濟性上具有顯著的優越性。
3.計算機模擬在空氣源系統中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普及,計算機在暖通空調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前面所述及的一些研究中有很多也都應用了計算機技術,但關于計算機模擬在暖通空調中具有代表性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對壓縮機的計算模擬
采用神經網絡法對空氣源中螺桿式壓縮機的冬季運行特性進行模擬,并結合誤差反向傳播算法(BP算法)進行調整,結果表明,采用該方法對壓縮機進行建模模擬可以達到較高的精度要求。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吻合較好。

②對蒸發器的計算模擬
通過對空氣源的蒸發器結霜問題進行動態模擬計算,可以詳細分析蒸發器結霜和制冷劑充灌量對系統性能所產生的影響。另外,對于采用ε-NTU法(效率—傳熱單元數法)對空氣源蒸發器肋片管在干工況、濕工況及結霜工況下的傳熱傳質計算方法也有相關探討。
③系統仿真研究
通過建立房間空調器運行時的瞬態仿真的數學模型,可以得出房間空調器運行時的制冷系統參數及房間溫度變化的曲線,這對實現空氣源系統的自控有很大的意義。
④系統能耗分析軟件
關于空氣源全年能耗分析應用軟件的開發應用在相關文獻中有所介紹,該軟件在求解供冷全年能耗時,綜合考慮了空調冷負荷、室外干球溫度、出水溫度這3個因素,在求供熱能耗時,還將室外空氣相對濕度這個重要參數考慮進去,這就使得供熱能耗計算更為準確,也為空氣源的應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分析方法。
空氣源有待解決的問題及改進方向:
對于空氣源而言,除了具有種種優點之外,仍存在很多不足及有待解決的問題??諝庠吹男阅苁苁彝鈿夂驐l件變化影響較大,隨著室外環境的惡化而惡化。夏季,隨著室外空氣溫度的升高,制冷負荷增大,但系統冷凝溫度升高,溫差增加,機組整體效率降低冬季,隨著空氣溫度的降低,供熱負荷增大,而蒸發溫度隨之降低,溫差增大,導致機組整體效率降低。同時,隨著室外條件的惡劣,的工作性能急劇下降,又反過來加劇了室外環境的惡劣程度。進一步研究應考慮采取相應措施來合理改善機組的性能。
空氣源另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蒸發器冬季結霜問題。這不但導致系統供熱性能的急劇下降,還將對壓縮機等重要部件產生不良影響(如冰堵),嚴重時將損壞壓縮機,使系統不能正常運轉,同時,結霜還將使機組運行費用增加。盡管我國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關于結霜的控制措施及除霜技術的研究方面,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和實驗論證。另外,如何對機組本身進行優化設計,減少結霜,如何采用更好的除霜方式來提高空氣源的運行效率,節約機組的費用,這些都仍值得探討。
由于室外空氣一年四季甚至一天當中的溫度波動較大,這就對實現整個空氣源系統的自動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關于這一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見,還有待于逐漸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