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季大部分地區都有集中供暖,而少數沒有集中供暖的家庭也會使用中央空調來取暖,那么家里既然有了還用再裝地暖嗎?接下來跟著網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全面對比中央空調制熱和地暖

1、系統功用

普通空調的主要功能是制冷,制熱是副項,冬季制熱時環境溫度太低,制熱效果會受到影響,化霜時室溫可能會出現波動,影響體驗??照{采暖時壓縮機在制熱情況下能耗比制冷時大幅度增加,有些機型還需要電輔加熱,對空調發熱量的調節、輔助,以達到設定溫度,進一步增加能耗。電輔加熱制熱時空氣會更顯干燥,久了可能有悶熱感。

地暖主要為采暖而生,包括兩種形式,水地暖和電地暖。水地暖可以天然氣為能源,或者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等主機壓縮機運轉提供熱源,以水和管路為載體,鋪設在地板下電采暖以電為能源,系統配有獨立的溫控裝置,具有恒溫可調、舒適健康等特點。換個角度講,如果家里裝了中央空調,同時配置了地暖,那么空調只需要在夏季使用制冷,縮短制熱使用時間,能夠延長空調的使用壽命。

2、采暖效果

從采暖效果來看,中央空調的采暖效果并不如其制冷效果,空調采暖時熱空氣往上走,手夠不到的地方是熱的,人活動的地方是冷的,人體活動區域的溫度相較房間的頂部更低。室外氣溫越低,空調的制熱效率越低,當室外氣溫在-8℃以下時,中央空調化霜暫停運行,不能夠提供足夠熱量。

不同于空調吹風式采暖,地暖則是扎根于地下,從地基開始散熱,地面溫度均勻,室溫自下而上逐漸遞減,空氣溫暖不干燥,舒適度高,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冬季皮膚質量。不僅孩子光著腳也能暖暖的,對于患有關節炎、老寒腿的老人更有保健功效。

3、運行費用

有些地方冬季溫度有時會低至0以下,室溫也只有在5左右,開啟空調制熱溫差大,空調壓縮機的功率明顯比制冷要消耗得多,因此會比制冷更加耗電。中央空調的主機一般放置在室外,室外溫度過低時,不可避免會有化霜過程,也會相應增加能耗。

地暖采暖選擇適合的熱源方式,可實現高效節能。地暖空調一體機采暖的原理是是吸收空氣中的低品位熱能,通過壓縮機壓縮成高溫熱能,再把熱量轉移到水中,把水加熱后用來采暖。整個制熱工作過程中只有壓縮機工作時消耗一部分電能,大部分熱量來自于空氣中,一般能效比可以達到2.5-3.0,因此產熱效率極高,運行能耗也更低。地暖的保溫層蓄熱能力大,熱穩定性好,關閉系統后,室內溫度仍能保持一段時間。間歇供暖條件下,溫度變化緩慢可使室內溫度保持穩定。

二、中央空調取暖注意事項

1、判斷運行是否正常

如果夏季用完中央空調后沒有及時清洗和保養,那么冬季使用前一定要先做檢測。

首先要檢查室內機零件是否完好無損,聽運行是否有雜音并判斷機器是否制熱正常:開機15-20分鐘后,在距空調進出風口10-20mm處測量的溫差應該不小于15℃,如果溫差太小,空調的制熱可能存在問題,需要及時檢修。

2、溫度不要設置太高

空調的制熱原理是壓縮機將冷媒加壓成高溫高壓氣體后,進入各個室內機的換熱器冷凝液化,同時向室內釋放熱量,提高室內溫度。

所以中央空調的溫度不要設置太高,20℃左右即可。如果溫度太高,壓縮機就需提高運轉速度以達到目標溫度,這會加大壓縮機的磨損,影響其使用壽命而且從舒適性角度看,冬季室溫控制在18℃-20℃時,人的冷熱感受會最佳。

3、不要頻繁開關空調

有的家庭使用空調時為了省電,會在室溫達標后關機,室溫下降后再開機,其實這樣做不僅不省電,還有可能損壞空調壓縮機。

空調啟動壓縮機時需要很大的電流(啟動電流是運行時電流的數倍),頻繁開關空調也就意味著壓縮機需要頻繁的啟動和關閉,這會加大對壓縮機的磨損,也會間接增大耗電量。

4、避免風口對人直吹

空調制熱時若出風口對著人直吹,很容易帶走人體皮膚表面的水分,從而導致皮膚干燥、過敏。

同時空調出風口溫度較高,人在有風區和無風區走動就會產生忽冷忽熱感,從而造成人體平衡調節系統功能紊亂,引起頭痛感冒等問題。

5、注意室內通風問題

冬季因為天氣寒冷,開窗通風次數少,所以空調運行時室內總是處于一個封閉的環境,時間一長室內的氧氣不斷消耗又得不到適當補充,人體便會缺氧出現頭暈等不適癥狀。

所以建議在中午氣溫較高時關閉空調,開窗通風一段時間,保障室內空氣含氧量。

隨著科技發展,我們現在也可選擇地暖空調一體機一機兩用,夏季風盤制冷,出風柔和舒適冬季地暖采暖,室溫均勻分布,還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一套系統幫你收獲舒適和健康,是性價比超高的回報。